今年 6 月, 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无疑将成为全球焦点。 即使是眼下, 离开赛还有近两个月光景, 无论打开电视, 铺开报纸, 还是在网上“冲浪”, 都能看到有关这次世界杯的赛前报道,能感到又一轮媒体拼杀即将开始。 为了能在 18 届德国足球世界杯开赛之前给我国媒体提出一些借鉴经验, 本文试图从英美主流平面媒体对 2002 年日韩世界杯报道实践的总结中, 分析和研究国外媒体的报道思路和策划理念。 “大事件”“大手笔”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是全世界体育新闻工作者的“大事件”, 这样的“大事件” 不同于突发新闻的“迅雷不及掩耳”, 而是有充分的准备时...
今年 6 月, 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无疑将成为全球焦点。 即使是眼下, 离开赛还有近两个月光景, 无论打开电视, 铺开报纸, 还是在网上“冲浪”, 都能看到有关这次世界杯的赛前报道,能感到又一轮媒体拼杀即将开始。 为了能在 18 届德国足球世界杯开赛之前给我国媒体提出一些借鉴经验, 本文试图从英美主流平面媒体对 2002 年日韩世界杯报道实践的总结中, 分析和研究国外媒体的报道思路和策划理念。 “大事件”“大手笔”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是全世界体育新闻工作者的“大事件”, 这样的“大事件” 不同于突发新闻的“迅雷不及掩耳”, 而是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和准确的日程安排。 因此, 考察各媒体实战报道水平的标尺是赛前的报道策划、 赛时的应对能力(应对瞬息万变的赛场局势) 和及时到位的报道。 从 2002 年世界杯的报道梳理中, 我们发现英美主流平面媒体借助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人力资源, 打造了一支支“报道铁军”, 媒体的“大手笔” 运作能力一览无余。 所谓大手笔、 大文章, 不仅指报道篇幅的长短和所占版面的大小, 还包括其报道的深度、广度以及分析性、 解释性和人物传记性报道所占的大比重。 1. 版面特点 绝大多数报道篇幅较大, 有的甚至是整版报道, 或者干脆利用专版方式发表大篇幅分析性报道。 例如英国《星期日》 在关注程度较高的赛事上不惜采用特大号、 加黑加粗的标题横跨两个版面进行报道, 形成了巨大版面张力与视觉冲击力, 紧接着就是一篇篇有深度有内容的报道重磅出击。 此外, 报纸在图片取舍与使用上也运用大手笔方式, 常常用全版大图捕捉比赛或与比赛相关的精彩瞬间, 或是引人入胜的人物表情, 再配以文字说明, 相得益彰, 使报纸形式更生动, 更大气, 更有整体感。 2. 深度报道 英美平面媒体非常热衷于调查性体育新闻报道。 在日韩世界杯报道中, 占绝大多数的是深度报道、 分析性报道, 仅提供何人、 何时、 何地、 何事的单纯消息性报道寥寥无几。 至于比赛结果和比分信息, 往往通过图表形式告知读者, 或者以消息集锦形式公布最新赛况。 明确报道侧重点后, 各报节省出大量版面进行篇幅长、 有广度、 有分析、 有评述、 有细节的深度报道。 在报道中, 英美媒体不但对比赛激烈拼抢和胜败得失进行分析评述, 而且还会提供大量背景资料和信息, 使文章不仅具有纵深感, 而且更有一定趣味性和可读性, 更符合多元媒介社会受众的需求特征。 2002 年 6 月 2 日《星期日》 在对英国与阿根廷队的赛前分析中, 就穿插了两队几十年来的交战经历, 提供了两队自 1951 年以来交战的比分, 甚至连阿根廷当时国内困境与经济危机也和盘托出。 足球运动与一国政治、 经济、 文化紧密关联, 因此这样的报道绝非缘木求鱼。 正因为阿根廷国内局势动荡, 才导致国家足球联赛水平滑坡。 此届阿根廷球员大多来自“海外兵团”,合练时间非常短暂, 这也是导致阿根廷这支夺冠热门球队过早出局的原因之一。 另外, 由于英阿两国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马岛战争” 及 1986、 1998 年两届世界杯经典又极富戏剧性的ballbet贝博